手机浏览中华陶瓷网2016-04-21 浏览数:
中国陶瓷工业协会佛山办事处主任蓝卫兵日前对《第一财经日报》表示,新材料“十二五”规划下称“规划”落实后,中国在高精尖陶瓷
中国陶瓷工业协会佛山办事处主任蓝卫兵日前对《第一财经日报》表示,新材料“十二五”规划下称“规划”落实后,中国在高精尖陶瓷产品上的空白局面将被打破。
目前,中国在高精尖陶瓷产品方面几乎全部缺位。
在特种陶瓷技术方面,国内使用的相关产品全部从国外进口,民用市场大部分也依赖进口,蓝卫兵告诉本报,部分国家还完全禁止对中国出口,这意味着即便国内企业有钱,也不一定能买到。
国内陶瓷行业一直存在的产品附加值不高、技术含量低等问题日渐成为产业结构调整瓶颈,一资深业内人士分析,国家意图借“规划”调整上述各种不利局面,并加大对关键陶瓷材料的自主研发力度。
“从2009年至今,公司投入的产品研发资金累计已经达到2亿元,对比往年,公司的研发成本翻了几番。”广东蒙娜丽莎集团董事张旗康对记者表示,正在努力追赶国际先进陶瓷工艺水平的中国陶企,产品和原材料方面的研发力度会再度加快。目前,公司已拥有发明专利7项、实用新型专利9项、外观设计专利459项专利权。
“与蒙娜丽莎一样,近几年来,包括新明珠、新中源、东鹏等在内,已将研发成本列为陶企成本的大头之一。”上述业内人士表示, 国内陶企基本摆脱了以往的粗放经营模式,正在向发展品牌、服务和节能减排的方向发展,但从实践情况来看,许多企业的策略还有些盲目,产品同质化现象依然存在。
今年年初以来,国际市场上频频遭遇反倾销,国内市场受房地产限购新政所累,陶瓷市场还大幅萎缩,山东、福建等产区陶企还陆续停产,再度暴露出国内陶企抗风险能力低的缺点。
张旗康解释:“普通陶瓷新品的投资预期期一般需要1~2年,但高精尖陶瓷产品需要6~10年,这意味着若发展这类产品,企业将需承受巨大的资金压力和技术压力,一般企业难以有此魄力和实力。”
本文二维码
使用手机微信“扫一扫”功能,扫描以上二维码,即可将本文发布到“朋友圈”中。
微信公众号
扫描左侧二维码,关注中华建材网官方微信公众号。实时掌握最新建材行业动态,了解最实用的建材产品知识。
产业的发展离不开物流运输。任何商品,从原材料到最终完成销售,大多都必须经历数次物流运输过程。在陶瓷行业,与生产制造息息相[详情]
返回品牌首页返回资讯动态首页版权与免责声明:
凡注明稿件来源的内容均为转载稿或由企业用户注册发布,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;如转载稿涉及版权问题,请作者联系我们,同时对于用户评论等信息,本网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;
本文地址:https://tile.co.chinaceram.cn/news/itemid-37163.shtml
转载本站原创文章请注明来源: 中华陶瓷网
目前品牌在全国空白区域火爆招商进行中...
公司名称:佛山市喜力陶瓷有限公司
加盟电话:0757-82…获取联系电话
招商电话:0757-82…
免费加盟热线:400-061-8777